职教先锋走进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:武汉市财政学校“送教上门”点燃高中生职业理想
发布时间:2025-04-02
当职业教育走出校门,与普通高中课堂碰撞,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3月28日,武汉市财政学校作为武汉市职业体验中心的“主力军”,携金牌导师与技能能手走进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,以一场“能尝会算”的沉浸式职业体验课,为228名高中生打开职业世界的全新维度,也为职普融通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。
职教资源“送上门”:金牌团队打造“行走的课堂”
作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,武汉市财政学校此次派出“顶配”师资:智能财税全国技能大赛金牌导师方毅、武汉市技能能手西点师王乐,带领教学团队将西点烘焙与智能财会两大职业体验课堂“搬”进高中教室。从精准称量食材到分析黄金价格波动,从汇率换算游戏到国风樱花糕制作,课程设计既紧扣行业前沿,又融入生活场景,让抽象知识“活”了起来。
“职业教育不应局限于职校围墙内。”财政学校职业体验中心负责人表示,此次送教活动是该校“职教资源社会化”的重要实践,旨在通过“课程输出+场景再造”,打破公众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,让更多青少年在真实任务中感知技能价值。
从“技能传递”到“职业启蒙”:职教人的破圈实验
在西点课堂,学生们揉捏面团时,王乐老师反复强调“1克误差决定成败”的匠人准则;在财会课堂,方毅老师以武汉国际马拉松的境外消费案例,引导学生用汇率换算破解“全球经济密码”。这些细节背后,是财政学校对职业启蒙的深层考量:技能传授只是载体,职业精神与跨界思维的培育才是内核。“高中生不仅是学习者,更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。”方毅老师在课后感慨。本次活动共产出143份学生自制糕点、85份汇率分析报告,许多作品展现出超乎预期的专业度。常青一中高一学生王同学在成果展示中坦言:“原来财会不只是算账,还能解码世界经济的‘蝴蝶效应’!”
职普融通的“财政方案”:双向赋能构建育人新生态
这场送教活动,不仅是职教资源的“单向输出”,更暗含职普教育双向赋能的深意。财政学校通过对接高中需求,将职教课程转化为生涯规划教育的“活教材”;常青一中则借助职校的专业力量,为学生搭建起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。
“我们正从‘送一节课’转向‘建一套体系’。”财政学校职业体验中心负责人透露,未来计划与更多普高合作,开发AI金融、非遗手作等系列职业启蒙课程,并建立“职校导师+高中教师”联合教研机制,让职教资源持续赋能基础教育。
职教的温度与担当
当山药樱花糕的甜香弥漫常青一中课堂,当汇率换算游戏引发阵阵欢呼,武汉市财政学校用一场“送教上门”的实验证明: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承的阵地,更可以成为点燃青少年职业理想的火种。这场活动,不仅让高中生看见“行行出状元”的可能,也让职教人找到破壁出圈的新方向——教育的真谛,莫过于此。
未来,该校将以职业体验中心为枢纽,打造“职普融通”资源平台,让更多技能课堂走进校园,让职业教育的星火,照亮更多学子的生涯之路。


